美聯儲的降息難題

肖宇(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近日,再度逆轉的美國通脹數據引發了市場普遍關注。根據美國勞工部於當地時間2月12日最新公布的數據,1月美國CPI同比上升3%,核心CPI同比上升3.3%,大超市場預期。

從趨勢來看,自去年3月以來,美國CPI從同比3.5%下降至最低2.4%(2024年9月)。這已基本接近美聯儲錨定的2%的通脹目標,市場據此判斷美聯儲即將步入降息通道。但此次通脹再度突破3.0%關口,充分說明了此次美國去通脹進程的頑固性,美聯儲降息路徑毫無疑問將更加複雜。

由於近兩年來核心CPI“季度效應”一度失效,所以在勞工部數據出爐後,認為美聯儲上半年將暫停降息的預期正在增加。這種共識首先來自於特朗普加征關稅的影響,雖然現在看來,對拜登政府進行“政策清算”是特朗普此次任期伊始的優先項,但正式入主白宮後,特朗普圍繞加征關稅動作頻頻。不斷加碼和無差別的加征關稅措施,抬高了貿易夥伴出台反製措施的概率,作為全球最終產品主要消費國,美國去通脹進程麵臨的不確定性正在提升。

這種預期也從多個維度得到了強化,密歇根大學2月最新發布的美國1年期通脹預期數高達4.3%,創下了自2023年12月以來的最高值。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當地時間2月11日,向美國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提交的《美聯儲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又無疑強化了這一預期。

在該報告中,鮑威爾明確提出,鑒於對經濟增長的樂觀前景,美聯儲不急於調整目前政策立場,過快或過多地減少“政策限製”可能會阻礙通脹的進展。根據美聯儲官網事後披露的全文,此處“政策限製”特指實施的寬鬆貨幣政策。換句話說,鮑威爾認為結合目前美國經濟增長情況、就業和通脹數據,快速的大幅度降息不是美聯儲決策優選項。

需要注重強調的是,雖然有麵對特朗普要求降息的壓力,但鮑威爾在向美國參議院提交的這份報告中,依然清晰地重申了一個觀點,那就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仍然會保留2%的長期通脹目標”,並且強調“將盡一切努力實現國會為貨幣政策設定的兩個目標——最大化就業和穩定物價”。

所以如果排除特朗普的政策幹擾,那麽根據美聯儲決策機製,接下來美聯儲降息進入“慢車道”將是大概率事件。考慮到加征關稅對通脹黏性的影響,有市場預測機構甚至給出了上半年不降息,全年隻降息一次,幅度在25個基點至50個基點的極端預測值。

目前來看,雖然白宮和美聯儲的降息博弈走向如何還不得而知,但一個確定答案是,美聯儲上半年暫停降息的概率正在急劇增加。這對全球其他經濟體來說,可能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在歐央行、加拿大央行、澳大利亞聯儲降息需求迫切,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提速大背景下,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的決定將拉大美元與非美貨幣之間的利差。這可能會使得非美貨幣再度承壓,繼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特朗普希望通過加征關稅得到的政策效果,所以接下來美聯儲能否繼續維持貨幣政策獨立性,可能隻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與美國貨幣政策能見度同時下降的,還有全球經濟複蘇的暗淡前景。雖然IMF對2025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值與2024年持平,但美聯儲按兵不動的影響有可能被低估。比如,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2024年國際債務報告》就發現,目前全球低收入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中,利息支出在國民總收入中的占比達到了過去20年以來最高值,增加的償債負擔對這些國家的政府在其他優先事項支出上產生了重大負麵影響。

對於投資市場來說,美聯儲通過暴力式拉陡利率曲線並繼而“漸進式降息”的操作,已經深入影響了這段時間全球大類資產配置的邏輯。美元指數近兩年一直維持在110高位,國際金價創下7年來新高、國債市場火爆。這充分說明,大類資產正在為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進行定價。

展望未來,隨著美聯儲降息進入“慢車道”,“高利率、強美元”在短期內或仍將是全球大類資產的交易主線。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

友情链接: